跳到主要內容區

114/4/22 從理念到實踐:EMI課程設計與推動策略【計畫A】

從理念到實踐:EMI課程設計與推動策略

一、活動日期:114/4/22。

二、活動內容:
本場次為中臺科技大學「教師教學專業成長社群——EMI-PVQC教學共學圈」系列講座之一,主題為「從理念到實踐:EMI課程設計與推動策略」,由邱子易助理教授擔任主講人。此次分享聚焦於EMI(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)課程設計的核心理念、教學架構與教案推動策略,並結合校內推動經驗及典型課程案例進行剖析,協助參與教師理解如何在自身學科中落實EMI教學。
講座內容包括:
1.EMI課程設計的基本原則與理論依據
2.教師英語授課的挑戰與應對
3.跨科整合與學生適應策略
4.案例解析:實際課程設計流程與學生回饋機制

三、活動亮點:
1.架構明確、可操作性高:講座以「理念—設計—實踐—回饋」四個步驟,條理清楚地引導教師理解如何進行EMI課程設計,具體可應用於未來實務教學中。
2.校內案例分享具說服力:結合實際教案與學生反饋,說明EMI課程推行過程中的難點與突破點,讓教師能有共鳴並獲得具體參考依據。
3.強調本位化設計:強調EMI課程設計應依學科特性與學生英語程度彈性調整,並提出階段性導入策略,降低教師對「全英授課」的壓力。

四、參與活動人員回饋意見:
1.過去總覺得EMI對專業課程來說門檻很高,但今天分享讓我看到可以用『混合式語言策略』來漸進導入EMI教學,我會開始從講義設計、關鍵詞英語標註開始試試看。
2.我很喜歡講者提到的『學生適應階段設計』,例如初期以雙語提問、後期過渡到全英問答。這讓我未來在推動EMI教學時更有方向。
3.講座讓我更有信心嘗試EMI。尤其是強調『老師不必全英,學生能學懂才是重點』這句話深得我心。未來我會考慮搭配AI語音教練與英語輔助工具設計課程。

  

本活動連結#SDGs #SDG4優質教育

瀏覽數: